中国于198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作为指定理事国,30多年来,中国与该机构开展了全方位互利合作,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次,《中国核工业》专访了在此机构任职的中国人员,并陆续刊登,以展现国际组织中的中国形象。特别感谢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合作司为本专题提供的大力协助。
梁劬,迄今已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司(去年改名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中心)整整工作17年,历经该司从几乎被撤销关闭到逆境崛起,他始终向阳而生,凭借“一根筋”的倔强,披荆斩棘,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为世界核技术和平利用、世界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力量。
自2011年以来,联合司曾连续8年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卓越成就团队奖,两次粮农组织优秀团队奖。原IAEA总干事天野之弥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感动地说道:“我为梁先生和他领导的联合司团队感到无比自豪。”梁劬,迄今已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司(去年改名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中心)整整工作17年,历经该司从几乎被撤销关闭到逆境崛起,他始终向阳而生,凭借“一根筋”的倔强,披荆斩棘,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为世界核技术和平利用、世界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力量。
自2011年以来,联合司曾连续8年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卓越成就团队奖,两次粮农组织优秀团队奖。原IAEA总干事天野之弥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感动地说道:“我为梁先生和他领导的联合司团队感到无比自豪。”
与IAEA结下不解之缘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与核工业有着怎样的渊源?是什么机缘让您走进IAEA?
梁劬(以下简称“梁”):中国核工业是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技术的领头羊和先驱领域,它为中国的核医学和核农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领导、促进和支持作用。当时的核工业部和国家科委为中国核农学创立、发展和崛起不仅提供了许多经费资助,更提供了许多技术指导和帮助。我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和IAEA合作的技术援助项目就是在核工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起来的。
项目实施期间,核工业部国际合作司派遣我到IAEA核技术和生物实验室进修培训一年,系统学习了利用核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正是这一培训,使得我在随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走上核农学科研领域的领导岗位。从此,我致力于核技术在粮食和农业应用领域,并与IAEA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经国家推荐,我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司长职位的竞聘。凭借20多年在核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扎实的业务基础,以及多年科研工作管理和国际合作经验,我成功进入IAEA,负责核技术在农业和粮食领域上应用的领导和促进工作。
“中国植物辐照育种的成就居世界之首”
记:您多年任职于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司长,IAEA联合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其为世界粮食安全、核农学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与中国有哪些合作成果?
梁:自2005年迄今,我一直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司长,为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联合中心的使命就是将核技术应用于粮食和农业领域,提高全球的粮食安全,促进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来,联合中心领导或促进了核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研发和创新工作,取得了一批创新技术。这些技术在世界各国,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为世界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令人瞩目的贡献。
如,在联合中心的帮助下,2015年,多米尼加共和国在主要水果产地灭绝了入侵的地中海果蝇,使得该国每年水果出口收入增加4000万美元以上。2018~2019年,巴基斯坦棉花突变品种占全国种植面积的近40%,为棉花种植农户增加数亿美元的收入。近些年,在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推广低成本的小规模滴灌系统,使得每个国家数千个农户节约用水40%~60%,蔬菜产量提高2~4倍。蒙古国、缅甸和尼泊尔的国家兽医实验室在联合中心帮助下,每年分析3000多个病原物样品,有效地控制了小反刍兽疫的暴发。在联合中心支持和帮助下,越南每年利用辐照技术处理约70万吨的火龙果,占整个出口数量的80%以上,有效提高了出口收入。
中国和IAEA一直保持密切的合作,在核技术在农业应用上开展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合作,如在植物辐照育种、土壤和水管理、食品辐照和食物安全、畜牧生产和动物健康、昆虫不育技术应用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植物辐照育种的成就居世界之首。
中国两次获得世界突变育种卓越成就奖
记:目前,世界核农学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
梁:核技术应用在农业和粮食领域,是核科学技术和平利用中重要而卓有成效的领域。它作为核科学技术与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科学,集中了近代核物理学、核化学、放射生物学、辐射遗传学、核电子学、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基础农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目前,世界上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分5个方面:
一是植物突变育种。主要是利用核辐射对作物的种子和组织进行辐照处理,促进和诱发生物体的遗传变异,从而培育抗旱、抗盐碱、抗虫害等抗逆性强、产量高并适应于气候变化的优良新品种。
二是水土及作物营养管理。主要是利用核技术来监测气候变化及其和农业的关系、跟踪农药化肥的迁移与水土的变化,监测农用化学品对环境/食品的污染、研发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耕作技术从而保护水土和农业环境。
三是昆虫不育技术。这是环境友好型生物防治害虫技术。通过对人工饲养的昆虫进行辐射不育处理,再将不育昆虫释放到虫害肆虐地区,利用其雄性不育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昆虫群体乃至灭绝昆虫。
四是牲畜生产和动物健康。利用核技术灵敏度高的特点,开发和应用快速的牲畜疾。病诊断方法、疫苗的研发技术,实地监测动物疾病暴发和传播技术,以及提高动物营养和畜牧遗传育种等创新技术。
五是食品安全。研发并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分析技术,食品安全的追溯和真伪分辨技术、食品辐照技术,以及核事故下的农业领域的应急和应对技术。
这些应用于农业和粮食领域的核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在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加及流动加剧的挑战下,将发挥独特的贡献。
当然,世界农业核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与各国研发和应用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并共同发展的。其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机构联合中心为中国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提供了技术引导和支持,双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记:这两年我国核技术应用正在提速发展,核农学也积极向前推进。在您看来,我国核农学发展如何?在世界核农学这个大舞台处于什么地位?
梁: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核技术在农业上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中国科学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70多年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创造性地建立起颇具特色的中国核农学研究、技术应用及人才培养三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部分工作具有原始性创新,某些领域在国际上发挥了领先的作用。
中国核农学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而且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截至2020年,中国育成和审定的突变品种数达1033个,占同期国际突变育种新品种总量的近三分之一,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发挥了独特作用,也为世界粮食安全、消除饥饿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十年来,中国两次获得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颁发的世界突变育种卓越成就奖。
在辐照方面,中国科学家先后对200多种食品进行了辐照保鲜研究,在理论研究、工艺研究、设施研发、卫生标准和工艺标准制定,以及产业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事实证明,中国核农学的建立与发展,不仅为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科技支撑,而且也成为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科技力量。
中国长期担任亚太地区核技术合作协定(RCA)核农学牵头国,中国农业科学院与IAEA合作成立了核农学协作中心,积极参与机构技术合作项目,通过提供专家服务,承办各种研讨会、培训班,接受科访和进修等,分享中国核农学技术和经验,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突变育种技术已在100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记: 核技术应用在农学上,为世界农业发展、粮食安全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上,是否会因为“核”的属性而有异议?IAEA是如何开展核科普的?
梁:尽管为全球粮食安全服务并做出巨大贡献的核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国际社会乃至一些发达国家仍存在“恐核症”,对核技术在粮食和农业领域上的应用仍然存有质疑。
以食品辐照为例,经常有人把核辐照和核污染相提并论而予以抵制。对于突变育种,也有人把该技术与转基因生物混为一谈。尽管这两个技术均有益于世界粮食安全,事实上这两种技术完全不同。转基因是将外部基因移植到某种生物上,使其发生遗传变化。突变育种是通过辐射(外因)提高作物变异的几率。在自然界,作物本身(内因)就存在着自然变异,这也是物种得以进化的原因。正常情况下,采用常规方法获得新品种可能需要7~8年,甚至更长。但是通过辐照诱变技术,也许3~5年就能得到新品种,而且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任何的不利影响。正因如此,自上世纪60年代起,突变育种技术已经在全球100个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未有任何负面的报道。
为了消除核恐惧,提高公众对核技术应用的接受性,联合中心一直致力于科普工作。近些年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制作了十几个动画片,把复杂而难懂的核技术应用通过简单的动画予以解释和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到联合中心实验室参观,组织各种各样的科技日/科技夜活动,广泛宣传核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益处。
攻克新冠,利用核技术开展研究
记: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依旧肆虐,对此,联合中心是否有积极作为?
梁:众所周知,新冠病毒不仅给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危害,也重创了世界经济和世界发展,甚至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自新冠病毒在全球暴发并大流行以来,很少有人知道,看似离人们生活很遥远的核技术,在应对疫情、研究病毒的过程中实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在中国防疫战役的关键时刻,一次性医用防护用品,例如防护服,一直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尽管生产医用防护用品的产能成倍上升,但疫病隔离区所急需的防护用品还是供不应求。其瓶颈就在于灭菌这个环节。目前,国标医用防护用品大多采用环氧乙烷灭菌。这是一种广谱灭菌剂,可在常温下杀灭各种微生物。但最大的缺点就是灭菌的时间很长,通常需要7~14天。在中国科学家的支持下,中国有关部门仅用数天就紧急制定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大大缩短了时间,为一线医用防护服的供给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在此过程中,联合中心为利用辐照技术进行灭菌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支持。
核辐照灭菌最大优势就是灭菌速度快,通常仅需数小时就可完成灭菌,新型的电子辐照装置的单件成品灭菌只需十几秒即可完成,灭菌完成立刻就可以使用。据悉,一条生产线一天就可以为近10万件的医用防护用品进行灭菌。可以预计,随着辐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辐照灭菌将在医疗用品灭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的源头还未弄清。虽然科学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的源头与蝙蝠有关,但是,合乐彩票登录: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中间宿主以及动物与人类之间的感染模式尚无可靠的科学结论。而这些病毒溯源和人畜之间病毒传播正是目前的研究重点。采用核技术开发或衍生的分析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核衍生技术,是快速有效地识别和检测这些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在实地监控跨界动物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病原物的可靠工具。
为此,在成员国的支持下,联合中心已经制定了利用核技术开展有关人畜共患病完整研究计划并开始推进创新研究。我们坚信,利用核技术的高准确度、可示踪和可追溯的独特优势,在人畜共患疫病的溯源、尽早发现和快速诊断方面可发挥极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