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合乐彩票登录官网
当前位置:
访问量:
部门栏目访问量:
智库研究
两会声音|舒印彪委员谈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年03月10日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网 点击量: 分享:

《人民日报》今天发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两会”观点。3月9日,人民网首页“高谈客论”栏目推出舒印彪访谈。

1615358825351328.png

问:中国向“3060”碳目标迈进过程中,电力行业的脱碳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您针对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提出了“再电气化”概念。您认为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再电气化”发展路线?

答: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展示了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也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碳排放源,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8%,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电力行业居于能源行业转型的中心环节,既是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也是现阶段减排的关键领域,必须做出更大贡献。

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预计2060年我国能源转型将实现“708090”目标,即电能消费比重超过7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清洁能源发电量比重超过90%。这就要求我国在传统电气化的基础上,实现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高度电气化社会,这个过程称为“再电气化”。

我国实施“再电气化”就是以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为方向,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即在供给侧发展新能源,构建清洁化能源供应体系,在消费侧实现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加快“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用数字化为能源系统赋能。同时,“再电气化”要以标准化作为重要支撑,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各环节互联互通。

问:传统高耗能行业和能源企业减排压力较大,尤其是碳排放占比较高的火电领域,华能集团将如何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对今年以及整个“十四五”期间的能源转型方向和路径提出了明确要求。

华能集团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的排头兵,将碳减排目标的要求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重大使命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转型发展与结构调整步伐,全面开启二次创新发展阶段,努力实现“六个新领先”的战略任务。

对此,华能集团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25年,进入世界一流能源企业行列,发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确保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以上,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下降20%;到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前列,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5%以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在绿色转型方面,华能集团将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开发水电,有序发展核电;大力推进低碳发展,将煤电从“电量型”电源向“电力型”电源转变,着力推动存量煤电机组向多元燃料、多元供应转型,充分发挥煤电在大规模清洁能源接入过程中的系统调节和兜底保供作用。

问:面对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趋势,作为电力巨头,华能集团在优化电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占比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在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方面取得了什么突破?下一步有何计划?

答:“十三五”期间,华能集团在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低碳清洁能源占比从2015年末的28.8%提高到现在的34.6%。特别是近两年,公司以“两线”“两化”战略布局为重点,一批基地型规模化战略项目落地实施,获得国内第四张核电“牌照”,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2019年,公司新能源新增容量是上年同期的4倍;2020年,新能源项目核准、开工、新增容量突破了“三个1000万千瓦”目标,新增容量是过去四年的总和。

近日,华能集团成立了华能碳中和研究所,成为我国首家成立碳中和研究所的电力央企,在碳达峰、碳中和前瞻性研究和战略性布局方面走在前列;成功发行2021年度第一期专项用于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成为交易所市场首批碳中和债券发行企业,更加彰显华能集团积极利用金融创新产品、落实绿色金融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清洁能源建设的央企担当。

针对“卡脖子”问题,华能集团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要求,鼓励龙头企业以一体化联合攻关模式,推动全产业链融通创新,加快电力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新能源核心技术部件研发,提高装备国产化率,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能力。

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突破高效新能源发电、大容量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型燃气轮机等能源转型关键技术,支持建成一批电力网络安全、深远海风电领域的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聚焦前沿数字技术,用数字化为能源系统赋能,发展“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实现能源技术、产业、装备和服务升级。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灵活高效的电力市场,完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煤电机组容量补偿机制和辅助服务分担机制;通过电力市场、碳市场、新能源消纳机制等市场化手段,鼓励、支持和引导新能源项目和产业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一年来,华能集团举全公司之力主攻“卡脖子”技术,不断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牵头攻关国内首套100%全国产化分散控制系统(DCS)并成功投用,研制国产化自主可控风电PLC成功投运,自主研发我国首套相变型二氧化碳捕集工业示范装置等数十项首台(套)应用设备,填补了国内多个技术领域空白,不断推进能源电力行业科技自立自强。目前,华能集团积极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电力技术创新路线图,实施包括智慧能源系统、大容量低成本海上风电等在内的“华能十大科技示范工程”,力争取得新突破。

问:作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现任主席,在您的推动下,IEC联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向国际社会与相关行业免费公开重症监护呼吸机等电子医疗设备相关的28项国际标准,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您认为,国际标准在促进能源转型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答: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是标准化工作的源头,同时标准也会反过来促进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市场与产业的发展。当前,国际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关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利益增长点的新兴产业技术发展,通过掌控标准赢得产业发展竞争的新态势日趋明显。我国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应该抓住这一趋势,积极布局智慧电网、新能源储能、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标准建设,率先赢得标准竞争力。近日,IEC批准成立由我国提出的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IEC/TC129),并将秘书处设在我国。这是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将有效推动我国电力机器人自主创新技术与世界共享,加快构建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的智能电网,引领电力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标准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是促进产业链高级化的重要支撑,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下一步,华能集团将发挥国际标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深化能源基础设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国际标准合作,加大技术标准对接和互认力度;发挥国际标准在产业链中的有效衔接作用,避免产业链不配套影响技术进步和技术自主可控,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构建“标准+检测”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以标准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国际标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1615358919202309.pn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