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的核电发展方针从“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积极发展核电”,调整为“十二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从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强调了安全对核电发展的决定意义。
中国核电已经取得了令全球核电业瞩目的优异成绩,已在运行的15台核电机组从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2级及2级以上运行事件,核电站排出物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个量级以上,经检测没有对环境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全部核电机组运行情况均已达到国际中上水平。
然而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仍未结束,核电依然是公众关心的能源形式。为此《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大亚湾和秦山两大核电基地以及广州东方重机,从技术、运营、制造、防灾等不同层面了解中国核电的安全建设状况。
先进技术保障核电安全
我国核电事业起步较晚,在核电厂设计、建造和运行方面较好地吸收了国际成熟经验,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我国运行的核电站均采用了较为先进的二代加技术,在建机组中有6台为世界最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介绍,我国核电站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同类先进,而且基本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并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是环保部在2004年修订的核安全法规,我国新建核电站都需要按照该法规标准执行。这一法规已达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确定了纵深防御概念,保证全部与安全有关的活动均置于多道屏障的防御之下,保证实际地排除有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发生,加强严重事故预防及缓解的能力,包括提高应对长时间全厂断电的能力,提升应对超设计基准外部灾害的能力,以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水平。
运营管理水平世界先进
核电站建成后的运营同样是决定核电站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核电运营管理的核心要义。核电运营涉及方方面面,世界核电同行的评价也更能客观反映中国核电站运营的质量和水平。
记者了解到,根据世界核营运者协会WANO的综合指标数据排名,在世界全部413台机组中,秦山核电基地参加统计的5台机组以及田湾的两台机组排名分布在149名到30名之间。
同样与世界核营运者协会WANO九项关键业绩指标比对,2011年大亚湾核电基地在运机组在总共45项指标中有28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在法国电力公司(EDF)举办的历届国际64台同类型核电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大亚湾核电基地已累计获得27项次第一名,并在2011年度,再获“能力因子”和“核安全/自动停堆” 两项第一。
中广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郑东山告诉记者:“在任何层级的会议上,安全问题都是我们优先讨论的话题。”核电站安全管理程序规定:“所有与核安全有关的重要活动都要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必须将安全置于最高的优先位置,这一地位不会受到生产进度和经济效益的制约和影响。”
全程控制保证核电装备质量
在广州南沙开发区,东方重机的巨大厂房内机器轰鸣,这里正在精心打造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在内的核岛核心装备。他们生产的设备已经在岭澳二期投入商业运营,目前具备年产5套1000兆瓦级核岛主设备成套供货能力。
东方重机副总经理唐伟告诉记者,制造核电设备与制造常规设备根本区别在于,常规设备制造是完工检查,验收最终产品,而核电装备确是全过程控制,从生产一直到最后的产品合格验收都要认真抓。“形象的来说,同样是交货,常规设备的书面材料只需要一个快件就可以寄走,但是核电设备的安全报告却要用大卡车来拉,因为整个生产过程都有记录,哪道工序是哪个工人做的都有详细的记录,而且业主方要将安全报告保存60年”唐伟说。
除了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业主方和国家核安全局都派驻专职质保人员驻厂监督。据介绍,所有专职质保人员占到全体工作人员的五分之一。“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凡事有据可查”的管理理念在这里深入人心,成为保障核电设备质量的“紧箍咒”。
多重措施确保安全裕量
在秦山核电基地的十米宽的坚实海堤上,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勇告诉记者,经研究计算,秦山厂址可能出现的最大海啸仅为0.32米,而秦山基地已有的海堤标高8.5米,即便如此,秦山基地把洪水、台风和最大天文潮等极端气候条件都叠加起来考虑,计划再将海堤再加高1.7 米,并在内侧再修建一个2.5米高的挡浪墙。 “秦山厂址附近范围没有地震能动断层,外部事件中威胁最大的就是洪水。加高海堤就好像用一个铁桶阵把秦山核电基地围起来,确保绝对安全”。刘志勇说。
据了解,中核集团在福岛事故发生后对运行核电厂采取7项改进措施,包括:核实和统一设计基准;加高海堤、设立挡水墙、重要安全功能区域加设防水淹设施;提高电源多样性和可靠性,增设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研究增设非能动消氢系统;研究增设安全壳事故过滤排放系统;研究和建立群堆应急行动方案;建立和完善严重事故管理导则,增设乏燃料池事故后测量和补水手段等。
环保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地震局三部委联合公布的核电安全大检查报告显示,秦山、大亚湾和田湾三大核电基地中已经运行的核电厂均已完成各项短期安全改进项目,包括实施防水封堵,增设移动应急电源和移动泵,提高核电厂抗震响应能力等等。此外,中期和长期的改进措施也正在实施或者制定实施计划当中。
开放透明增强公众安全感
要促进中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打消公众对核电的疑虑。中国的核电产业正在采取多种方式,让公众直接的、充分的认识到中国核电产业的安全、可靠、环保的特点。
8月17日,中核集团在秦山核电基地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了当地公众代表、核电企业职工与当地居民联姻家庭的亲属,以及数十家媒体的记者近距离认识核电。
活动期间,公众和媒体记者参观了核电站关键设备模型展厅和模拟机室,观看了核安全科普展板和核电科普短片,并听取了核电与核安全文化专家所作的《秦山核电核安全文化》专题科普讲座。很多参观者表示,通过亲身体验,核电站不再神秘,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也更有信心。
海盐县秦山街道的人大代表姜金良认真听专家讲解的同时,为活动连声叫好,“大部分海盐人相信核电是安全的,现在很多海盐人都想让子女学核电专业。企业和地方都要加大对核电的宣传。”
23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同时开放大亚湾、台山、阳江、红沿河、宁德、防城港6个核电基地。早在2006年12月,中广核就推出了“大亚湾核电基地工业旅游”项目,面向社会团体开放,而从今年开始,15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学生团体提前半个月预约即可参观大亚湾核电站。
把核电事业宣传战线推广到互联网中也是新趋势。不久前,中广核通过微博与网友展开在线互动,并邀请来自南京、合肥、衡阳、珠海、深圳等地的近70位网友们参观了大亚湾核电基地,在社交网络中有效的传播了核电安全知识。此外,中广核还在网站上实时公布核电站运行情况和周边环境检测的数据。
怀着自信、开放的态度,有着实打实的良好业绩和环保记录,中国核电企业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公众信任,而这些积累起来的社会信任也必然反过来促进中国核电实现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