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核能与核技术应用质量保证和核安全文化研讨会的会场上,始终充盈着喜悦的气氛。这份喜悦源自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正式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两个规划通过了……”在一天半的会期内被不断提及,言语之中除了对其来之不易的喜悦之外,还露出一种蓄势待发的兴奋和迫切。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可以看出,其中都有出于对核安全因素的考虑——避免因发展速度过快而影响核安全,增强公众的接受性而更好地认同核安全,提高核电技术水平门槛而确保核安全。这些信号再次明确了国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
在两个规划通过的第二天召开研讨会,这种安排可以说是一种巧合。但在这个新起点上研讨核安全文化这一主题,却是适逢其时。
核安全文化,在实践中成长
与世界上其他事故一样,核事故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此外,也催生了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的产生并没有与人类对核的认识同步。在三里岛核事故之前,核能界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因素对于核安全的重大影响。1979年三里岛核事故后,核能界开始思考。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引起了核能业界对安全文化的重视,大家认识到,安全文化上的弱点可以冲垮安全绩效。事故当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就已经认识到“核安全文化”对核事故的影响。之后,在1991年,IAEA首次对“安全文化”作出定义,并且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策略。至此,核能业界开始系统化地用这些概念来审视和建设自己组织的安全文化。“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最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核安全文化理念的提出。IAEA和世界主要核电国家在这些事故后都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深切感受到要保证核电厂的安全,除了要不断提高核电站本身的安全水平以外,还要有高的核安全文化理念和素质。”合乐彩票登录副理事长、国家核安全局原局长赵成昆强调说。
在核安全文化概念提出后,主要核电国家以及多个组织、机构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别形成了各自对核安全文化的认识,IAEA、INPO(美国核电运行研究所)、NRC(美国核管会)、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都分别对核安全文化作出了自己的定义。我国也制订了《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各家在20年的实践中不断修正、发展、完善核安全文化,以适应新的要求。IAEA发布了新版核安全标准;NRC也在2011年6月最新发布了“安全文化政策声明”;INPO、NRC正在讨论新的核安全文化原则;我国国家核安全局也正在计划制订“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并对HAF003进行修订。
虽然各家对核安全文化的具体表述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规范。核安全文化发展到今日,已经涵盖了观念、制度、行为、物质等核能发展的全体系和全范围。“20年来,核安全文化理念的形成并物化在核电的相关领域和相关企业,对核电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性和核电的复苏作出了贡献。”赵成昆如此评价了核安全文化的积极作用。
核安全文化,共性和特性并存
“要把核安全文化落实到我们核能发展的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直到退役的全过程,把它覆盖到所有员工、全范围。”在研讨会上,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刘华要求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确保核能发展。
核安全文化理念的提出,起始于运行核电厂对核事件或事故的原因分析涉及的人因差错问题,穷根究底为安全文化问题。在核安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是运行核电厂,包括核能行业的各个领域,如设计、建造、设备制造等,逐渐将核安全文化理念引入各自的组织、体系中,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参与核电厂建造的企业与运行核电厂的核安全文化作法不同,对于核设备制造企业来说,核安全文化体现在优秀的质量文化上。”“对于核电建设企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结果直接体现在质量中。”中广核工程公司和中核建设集团公司的报告者对于核安全文化在不同领域所体现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在研讨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质保监查”、“质量风险控制”等词语频频出现在设备制造企业的经验中。目前,我国的核设备制造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以检查为特征、事后发现缺陷的被动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已经逐步由“保证”向“预防”、由“监管”向“防控”、由“事后”向“事前”发展。而核电建设企业,由于其员工组成的特殊性,首先强调的是意识的培养、文化的培训、氛围的营造、人文的关怀。
对于核电企业来说,核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进入到逐步深化的阶段。各种防人因失误工具的使用、各种评估活动的开展,使核安全文化的理念对于核电员工来说早已不再陌生。核电企业已经开始探索融合先进理念、深化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课题。“IAEA对核设施和活动的管理要求从符合性质量保证,发展到以业绩为基础的质量保证,再跨越到整合安全、健康、环境、保卫、质量和经济要素于一体的管理。”基于这种认识,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完善了其管理体系并不断与国际先进标准和实践接轨。“辽宁红沿河核电公司最近引进了挪威船级社的一个先进的管理体系理念,完善自身的核安全文化。”中核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将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视角引入到对核安全文化原则的研究中。
无论核安全文化在各领域表现出的特性如何,核安全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是政府和业界的共识。在国务院颁布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核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其中——“建立核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开展核安全文化评价活动;强化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大力培育核安全文化,提高全员责任意识,使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能将确保核安全作为自觉行动。”
“企业的核安全文化是一把手工程。”
“核安全文化必须是领导作表率。”
“核安全文化是高层管理者的承诺。”
“管理体系是最高管理者意图的体现,核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把手要参与进来。”
这种种共识体现在研讨会的全过程中,也体现在国家核安全最高监管部门的要求中。“核安全文化是特殊的企业文化、团队文化,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刘华副局长强调。
核安全文化,鲜明的中国特色
两个规划的通过意味着我国核电建设在停滞19个月后的重启,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求也让业界人士感到了身上的担子:“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发展核电,必须按照确保环境安全、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所有相关产业。要用最先进的成熟技术,持续开展在役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改造,不断提升我国既有核电机组安全性能。全面加强核电安全管理。加大核电安全技术装备研发力度,加快建设核电安全标准法规体系,提高核事故应急管理和响应能力。强化核电安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温家宝总理合乐彩票登录:“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批示也充分彰显了核安全的重要性。
“核安全”是终极目标,“文化”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作为核安全监管部门,国家核安全局对于核安全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要有安全监管部门提出的核安全文化的纲领性文件,以体现监管部门对核安全文化的重视,体现行业企业的共识。”在新形势下,国家核安全局对于核能与核技术应用领域核安全文化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给出了清晰的时间表:计划在1~2年内完成初步的核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完善质量保证法规体系。在这期间,2013年年底前完成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将明确中国特色先进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以及建立相关制度的总体思路;2年内完成HAF003的修订。此后5年内将推进核安全文化和质量保证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国家核安全局提出,中国特色先进核安全文化要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工作,体现责权一致、技术成熟、全员参与、以人为本、事件彻查、公开透明、量化评价、活动隔离等特点。
国家核安全局将尝试把中国核安全文化建设经验推向世界。(马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