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亚臣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裁、上海电气重工集团(下称上气重工)总裁吕亚臣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核电规划纲要数字“比想象的高多了”,他透露,目前上气重工核岛主设备订单超过200亿元,约占国内市场46%,稳坐我国核电设备商头把交椅。
吕亚臣说,经过近三年多的攻关,我国核电锻件全部进口的局面有所改观。二代半核电锻件全面实现国产化,在以AP1000为主流机型的三代核电技术中,三家主要企业上气重工、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下称一重)和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下称二重)已经实现了普通锻件的国产化,但是关键锻件的国产化依然是制约我国三代核岛主设备制造进度的主要因素。“现在一重已经全部解决了关键锻件的‘有无问题’,我们和二重还差几件。”他表示,近两年上气重工研发费用占销售额7%左右,主要投资于锻件研发,其余用于压力容器、新堆型试验研究、控制棒驱动机构和堆内构建的研发。上气重工预计今年全面突破关键锻件技术,其它锻件也均在制造过程中。
吕亚臣说,AP1000的自主化在去年顺利完成18个里程碑节点之后,今年又确定了15个里程碑节点。尽管预计完成15个节点能够实现,但核电建设的推进依然应该求稳。“AP1000的技术还没有商业化运行,我们国家已经有点小批量的意思了。引进消化理解,这个过程还是需要时间的。”他表示,主泵、压力弹簧、主管道是技术攻关的主要难点。
吕亚臣说,上气重工参与了所有正在建设核电机型的主要设备供应,包括EPR、AP1000、CAP1400和华能集团的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
略带东北口音,严谨、迅捷,实事求是而又切中要害,是吕亚臣的语言风格。“有没有”、“能不能”、“具体数字是多少”这些采访中经常被顾左右而言他的问题,在这位技术出身的老总那里总是能得到明确的答案。
去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吕亚臣有关核电标准化的建议“毫不客气”地命中未来政策走向。当时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述:“目前我国核电现有标准不完整,缺乏基础性实验验证、分析研究、系统规划,而且现有标准大多参照上世纪80年代初的国外标准,不能反映核电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成熟经验。”3个月后,核电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核电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核电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在核电自主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重要的核安全标准缺口较大、标准技术研究与验证基础薄弱、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经验反馈机制等,这是制约我国核电优质、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是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握,给了吕亚臣这份“不客气”的自信。
今年,吕亚臣的议案是打造中国装备制造水平,抑制行业产能过剩。“现在我们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在世界上算是大国,但不是强国。我们都是一些低端制造。但是高端制造我们现在还达不到那个状态。现在中国干什么东西都上得太快,而且各地全在上。最后就形成一个恶性竞争。企业没效益,完全去靠政府去搞投资,去搞科研开发,去搞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档次,这个难度太大。其实好多技术攻关必须要靠企业自身一定的科研投入,这样才能在技术和产能上都有提高。今年我的议案,有讲锻件的,也有讲风电的。”
其实,早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自主技术方面,上气集团占据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一哥”席位,但是吕亚臣对此并没有赘言,只是眉头稍锁地表示,“我们(上气集团在风电行业中)现在排第九。”
明年,希望再访吕亚臣。(记者 史丰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