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9日召开的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电力分论坛上,大唐集团原掌门人翟若愚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再度表示,核电行业应该避免体制封闭和行业垄断,放宽对核电运营资质的限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郑健超在论坛上表示,我国目前核电经营很难放松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缺少核岛设备的成套供应商,这直接推高了核电行业的进入门槛。
缺少成套供应商导致高门槛
郑健超表示,由于国内缺少核岛设备的成套供应商,导致目前核电站业主都实质上成为核电技术集成商。这直接推高了核电站的经营门槛,也使得大型电力集团介入核电运营领域的难度大增。
目前,五大发电集团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核电站的运营,但拥有核电运营控股权的只有中核、中广核、中电投三家,其他电力集团都只是投资、参股。因此这些电力集团都在呼吁政府放宽对核电运营资质的限定。
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投产核电容量为910万千瓦,已经核准的核电在建项目10个,共计28台机组(总装机容量3140万千瓦)。
我国原定2020年实现建成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目标有望提前到2015年实现,而到2020年可能实现核电装机投产8000-12000万千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16年前还需要新开工4000-8000万千瓦核电项目。
郑健超表示,从核电规模化发展角度考虑,大型电力集团介入核电经营是必要的,为了适应核电的规模化发展,我国必须克服目前制造与设计、科研分离的体制性障碍,培育出有竞争力的核岛成套供应商。
核电迟早要参与调峰
实际上,我国的核电产业大规模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例如,如何兼顾核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解决核电站并网、参与调峰问题。
目前,国外的新建核电站造价大幅度上涨,预计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核电建设的成本。郑健超认为,我国核电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保证核安全的前提下使规模化核电建设保持经济上的竞争力,建议大力推进AP1000的工程验证,争取尽快具备规模应用条件。
据了解,我国华东电网、南方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已经接近高压断路器遮断能力的上限,可能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此外,由于核电单机装机容量逐步增加,如果出现“大机小网”的现象,核电出力及退出会对电网的稳定性形成冲击。
目前,核电站并不参与电网系统调峰,原因是为了保证核电的经济性,尽可能使核电站满载运行。但随着核电机组在电网中的比例大增,在如今电网峰谷差距日益拉大的情况下,核电参与电网系统调峰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将核电机组改造为调峰机组,由于涉及反应堆的特殊设计,操作难度大,也将付出较大代价。因此,郑健超建议国家能源部门研究方案,允许核电运营企业同时经营抽水蓄能电站,促使核电站统一承担调峰任务,具体的调度仍由国家电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