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警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险,正通过灌注海水、排气降压等措施实施降温。不过他表示,即便发生爆炸,对周边居民健康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前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3号机组出现紧急状态
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第二核电站运营商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3日早晨通报政府,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出现“紧急状态”,但公司已经采取排气减压、灌注淡水等措施处理。
枝野幸男13日下午在电视新闻发布会上说:“3号机组存在发生爆炸可能,就像1号机组的情况。”
枝野幸男说,3号机组聚集大量氢气,爆炸风险增大。不过,他说,即便发生爆炸,3号机组也可以像1号机组那样抵御住爆炸,不会发生反应堆堆芯熔化,不会对周边民众造成影响。
这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第二核电站中出现故障的第6个机组。东京电力公司先前通报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第二核电站的1号、2号和4号机组出现故障。
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所在建筑12日爆炸,墙体和屋顶损毁。按日本政府和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说法,冷却剂水位下降致使氢气产生,氢气溢至金属容器和混凝土保护壳间的空间,与氧气混合后爆炸;受损建筑物并不是反应堆唯一保护体,装燃料棒的金属容器未受严重损害。
枝野幸男12日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建议,我们决定向反应堆容器内注入海水,同时加入硼酸(冷却剂)防止到达临界状态。”他说,向反应堆容器内灌注海水预计耗时10小时,完成整个冷却过程可能耗时10天。
三项措施齐下减压冷却
按东京电力公司13日最初通报说法,3号机组保持冷却水水位的相关功能失灵,注水进程停止,内部压力轻微上升,机组使用的混合氧化燃料(MOX)棒顶部大约3米部分裸露于冷却水水面之上。
枝野幸男13日上午对东京电力公司采取的措施即较快地采取排气、注水和加硼酸表示肯定,认为与处理1号机组故障不同。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东京电力公司开始为3号机组注入淡水后不久,由于一个淡水泵发生故障,公司改为向反应堆注入海水。前一天,这家公司已经开始向1号机组注入海水。注入海水使机组将来再次启动非常困难,可能最终导致机组报废。
枝野幸男下午说,3号机组13时52分(北京时间12时52分)外部辐射量为每小时1557微西弗,大约50分钟后降至每小时184微西弗。可接受辐射量为每小时500微西弗。
枝野幸男13日下午坚持与上午相同观点,这种辐射量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东北电力公司透露,宫城县女川核电站内检测出的辐射量为21微西弗,认为这是受到了福岛核电站流出的放射性物质的影响。
反应堆制造商受命增援
日本东芝公司为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制造商之一。日本首相菅直人13日下令东芝社长佐佐木则夫尽一切可能帮助解决核电站问题。
佐佐木则夫告诉媒体,他在首相办公室与菅直人交谈时接受上述命令,命令就是“做一切需要做的事”,他已经向菅直人保证自己将尽最大努力。
佐佐木补充说,菅直人承诺,政府将会支援东芝公司,包括提供巡逻车陪伴东芝公司职员前往核电站。
他还说,东芝已经召集人手和准备设备,将尽快前往核电站。
按路透社提供的资料,第一核电站的3号机组和第二核电站的1号和3号机组由东芝公司生产,第一核电站的2号机组为东芝与美国通用电子公司合作生产。
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地震和海啸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第二核电站7个机组反应堆自动停止运行,其余3个机组当时按计划接受保养,未处于运行状态。截至13日,7个机组状态如下:第一核电站内,1号机组正在注入海水冷却、2号机组等待排气减压、3号机组注入海水冷却;第二核电站内,1号、2号和4号机组均在等待排气减压,3号机组已经成功冷却。
确认受核污染人数增加
福岛县政府13日发布消息称,新确认有19名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公里撤离的人员遭到核辐射,已确认遭核辐射的人数由此上升至22人。
总务省消防厅也发布消息称,该核电站方圆10公里内医院的15名住院患者及救护车受到了放射性物质污染。其中一些人核电站爆炸前在一所学校的露天操场长时间等待救援。
日本政府12日告知国际原子能机构,打算向福岛第一核电站与第二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以降低可能出现的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国际原子能机构说,日本正从两座核电站附近转移17万人。
核反应堆内核裂变可产生放射性碘。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性碘可能被核电站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癌。服用碘片可防止人体吸收放射性碘,降低辐射伤害。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
日本媒体建议核电站周边民众避免外出,外出时用面罩或湿毛巾护住面部。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3日按照“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把核电站爆炸泄漏事故定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日本官员表示,这个等级有可能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调整。
“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把核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4级意味着核事件可定性为“事故”,将“在当地产生影响”。
本版均据新华社电记者庄北宁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