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日本金融机构曾展开令人震惊的抄底收购,引起国际市场的困惑,认为这是日本企业对当年痛失海外阵地的报复性回购。但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稍事稳定,人们发现,日本的抄底行动并非鲁莽,而是基于对金融市场缜密调研,更是基于对日本泡沫危机的经验总结。
2008年9月,日本野村控股集团宣布收购雷曼公司亚太事业部;同时,三菱UFJ金融集团也决定动用90亿美元吃进摩根斯坦利20%的股权,被视为史上“最大的金融并购案”。
此后,野村又连续收购了雷曼的欧洲、中东事业部和印度技术、后勤总部,仅10天,便将除北美以外的雷曼海外总部一网打尽,收编数千金融精英。实际上,野村收购雷曼既未触及其地产,也未涉及其债权债务,而是锁定人才和交易体系,目的是收编队伍,控制人脉,占领阵地。
同时,野村三次收购的出资金额各不相同。如收购雷曼的亚太总部时,野村因面临英国巴克莱银行较量,更急于拿下全球最先进的金融交易系统和近3000名优秀金融人才,不惜动用200亿日元。
对于欧洲、中东总部,野村则锁定金融人才,仅仅象征性地花了2美元就“整编”了大半精英,顺利挺进欧洲市场。而印度分公司则是雷曼的清算中心和IT总部,拥有难得的金融、IT双料人才,对此,野村毫不犹豫地“交钱救人”,控制中枢部门。
显然,野村的行动是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更是基于对国际金融市场前景的理性判断。事实上,2008年4~6月,雷曼公司的收益增长率高达46%,至少反映了其经营班底和经营体系是健全的。
正如野村集团董事长氏家纯一近期所言,证券化等金融技术本身没有毛病,问题在于其利用方法和风险管理方法。利用证券化分散风险,并不能减少风险总量。在证券化制度和市场评级体系不成熟情况下,市场风险很难把握,也难以做出合理判断。这恰恰给金融制度创新留下了空间。而这个空间正是野村冒险抄底的“理性诱惑”。
危机后,日本的实体企业同样展开了积极的海外并购。与金融企业不同的是,实体企业将目光锁定了拥有27亿人口的新兴市场,并瞄准了未来技术竞争制高点。其重点选择的是食品、医药、核能、生物能、太阳能,以及物流、流通领域。
类似伊藤忠商社、神明米业,乃至朝日啤酒等日本著名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展开前所未有的食品事业大合作。如伊藤忠先与中粮集团展开粮食进出口战略合作,接着又对下游的食品加工企业、占据中国最大市场份额的顶新集团出资,以在中国形成食品产业的一条龙结构。
一向不走出国门的日本大米批发商“神明米业”,则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廊坊开发区,对国内大米加工商出资36%,使用长春产稻谷,引进日本大米加工工艺和安全标准,生产与日本等同的优质大米,供应高收入阶层。朝日啤酒更是针对国内的“问题奶粉”,看中了国内高收入阶层的特殊需要,拟在中国生产日本标准的奶粉。
而面对全球能源、环保问题,日本制造业企业全面出击电站、钢铁及新能源领域,控制新兴市场国的产业战略前沿。如早在2006年,东芝公司就瞄准新兴市场的核电需求,收购了美国核电设备企业西屋公司,在能源危机下,又对哈萨克斯坦的国营铀矿山转让10%的西屋股份,换取矿山经营权,确立了从核燃料到核电设备建造、运营一体化核电垄断体制。
日本企业瞄准新兴市场的大并购,必将对今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产生深远影响,将引发新一轮全球产业大竞争。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企业及中国资本的走出去战略形成严峻的挑战。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