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访者:鲍云樵,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节能与企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员,《世界能源导报》总编辑和《中外能源》杂志总编辑。
我是我们国家自已培养的第二届原子能专业的毕业生,本来学的是动力机械专业,1959年上大学二年级时,因国家发展原子能的需要转过来的。
1959年开始,国家兴办原子能 。我们到陕南大巴山区的一个土法上马的铀水冶厂勤工俭学,在那里我亲眼看到了铀矿。我们从地上抓一把土,里边就能看到矿脉,绿莹莹的铀矿脉非常好看。当时我们办原子能很艰苦,我们要把铀矿里的铀,用化学水冶的方法浸取出来,然后把它变成一种化学浓缩物,再变成金属铀,制成燃料元件,通过核反应堆照射,生产钚239——这是原子弹的装料。
当时我们参加实习的铀水冶厂,设备很简陋,都是一个个水泥池子,把矿粉放进硫酸水溶液中去萃取。我们拿盆把浸取液端出来,从这个池子端到那个池子,一步一步把它运过去。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会有放射性污染的。现在是全过程密封和全盘自动化了,都不会这么干了。当时条件很艰苦,但是为了我们国家能够搞出原子能,大家都很执着。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们开始自力更生自行研究设计建造我国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当时国家很重视,选定浙江海盐县秦山脚下为厂址,并在上海建设五大设备制造厂。
开始比较顺利,后来出现一个插曲,让核电界非常紧张。当时,由于国家决定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从法国进口两台90万千瓦核电机组。有人向中央建议,既然我们建了90万千瓦的大型核电站,还有必要搞30万千瓦的中小型核电站吗?于是从上头传出消息,说秦山核电站要下马。得到这个消息后,二机部(即核工业部)组织了 20多位核电方面的专家,还有部委级的领导开了一天会。准备给中央写报告,请求中央同意继续建设秦山核电站。姜副部长告诉我,这份报告由你写。我一直干到第二天下午5点把初稿写出来,第三天,这个报告就送到中央去了。
这个报告是以28位专家的名义写的,主要观点就是,如果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核电站下马,那中国的核电就要推迟20年。我们不能靠进口国外的设备来发展自己的核电,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核电站。
后来国务院总理给姜副部长打电话说,你放心,你通知他们现场,继续干核电站。他说,你们已经干了这么多的事,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啊,我们看了你们的报告,觉得我们值得再继续干下去。看来,这份报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消息传出,现场一片欢腾。
后来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自己的核电站,我们今天也不可能搞第二代、笫三代核电站。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实力,人家看不起你,不会把技术给你。自力更生,搞自己的工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报记者 贺 娇 采访整理)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